舊金山唐人街大門。供圖 CFP


《唐探1900》將于大年初一正式上映,影片仍是走喜劇懸疑路線,變化的是角色與案件,但該系列中各具異域風情的唐人街環(huán)境主線不但不會變,這次還將帶領觀眾穿越時代,來到北美最古老的舊金山唐人街,從側面見證北美最古老唐人街的緣起幕后。而片中那些陰暗面更是見證了當時舊金山本地政府與警察的無能與低效,再現(xiàn)了海外華人群體在逆境中自強不息而遺留下來的歷史奮斗痕跡。

因筑路勞工而開埠

海外的唐人街(Chinatown)又叫做中華街,是華人在其他國家聚居的地方。海外華人之所以稱為唐人,是因為華人流向海外主要就是從唐代開始產生的,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萬國來朝的同時華人也去到海外發(fā)展,這些遍布四海并流居當?shù)氐娜A人自稱唐人,正是為了表達了對故土的思念。

美國的舊金山唐人街是北美最古老的唐人街,也是亞洲以外最大的唐人街,它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中心區(qū)域,從著名的金門大橋往東延伸,并靠近舊金山灣,處在高級住宅區(qū)和城市商業(yè)區(qū)中間,地理條件得天獨厚。舊金山唐人街又稱“華埠”,據(jù)悉,它的開埠時間為1848年,距今已經約有177年歷史。

話說184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地區(qū)的內華達山脈發(fā)現(xiàn)黃金后,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人們來此淘金,其中也包括華人,而那時的舊金山還是一個居民不足千人的小村莊。1851年時,加州的華人就達25000人之多,他們中有很多聚集在加州的舊金山市,在淘金之余也打起了零工和做小買賣,由此形成華人聚居區(qū)——華埠。

1863年,美國興建橫貫北美大陸、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太平洋鐵路,其中的鐵路西段加州部分迫切需要大量勞工,而當時的白人勞工干活不賣力,非常影響工程進度。筑路公司嘗試性雇傭約五十位華工后,工作效率提升了一倍,于是公司開始大量招收華工。當時清政府腐敗孱弱,大量華人為求生計,在清政府的授意下,遠隔重洋被輸送到美國修建鐵路,他們從輪船下來的第一個中轉站就是現(xiàn)在加州的港口城市舊金山,其中有的在華埠休整后奔赴外地開始淘金或打工,也有一些人開始在華埠滯留,從而形成了舊金山唐人街的雛形。

在橫貫大陸鐵路慶典的合影中,為筑路付出巨大貢獻的華工身影卻被排除在外。供圖 CFP


1869年5月,這條被譽為工業(yè)革命以來“世界七大工業(yè)奇跡”之一的鐵路通車,原來長達三至六個月的路程被縮短到只需一周。大約5萬華工在工時長、工資低的歧視條件下,作為筑路主力,承擔修建了最為艱難的西段工程,他們冒著嚴寒和高原稀薄氧氣的惡劣環(huán)境,架設和開挖了大量橋梁和隧道,大約有近萬名華工為了這條令美國煥發(fā)生機的鐵路大動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2017年5月8日,美國加州眾議院全票通過決議案,將每年5月10日定為鐵路華工紀念日。

從19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抵達舊金山的華人在數(shù)量上增長了3倍多,他們選擇留在美國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除了傳統(tǒng)的淘金和修路外,在農業(yè)開墾和興修水利上也同樣展示出高超的手工技藝,并憑借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很快獲得了美國社會的歡迎,也正是他們的定居為日后舊金山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據(jù)統(tǒng)計,在整個19世紀60年代,華人僅占加州人口的不到9%,卻貢獻了該州約25%的勞動力,可見華人對經濟的影響遠遠超過其所占人口的比重?;蛘呖梢哉f,并不是舊金山這個大城市成為了美國華人最集中的地區(qū),而是它從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有華人的一份巨大功勞,然后才成為了一個像樣的大城市。

上下圖分別為舊金山唐人街照片和影片《唐探1900》劇照。 供圖 CFP


隨著舊金山華人居住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他們聚居的華埠范圍也逐漸由一兩條街道擴大到9個街區(qū)。到了19世紀70年代,舊金山的華人人數(shù)約占到全美華人人數(shù)的20%。可以說,那時的舊金山已經確立了其在美國的“華人大埠”地位。而“唐人街”這個稱呼也正式出現(xiàn)在歷史上,清朝官員志剛當時寫了個《初使泰西記》,里頭記載當時有數(shù)萬廣東人在舊金山謀生,他們居住的房子都是找白人租的,自成一個小社會,美國人稱之為“唐人街”(Chinatown)。

憑自強不息而興盛

1885年,舊金山當局經考察,正式確定了唐人街的范圍為12個街區(qū),而這個小型華埠城的面積至今仍沒有太大變化,約不到2平方公里。到19世紀末,舊金山唐人街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獨立的經濟體系,幾乎可以在不依賴美國主流社會的情況下實現(xiàn)自我運轉。

另據(jù)統(tǒng)計,晚清華工在美國月薪約30美元,同期美國人工資比華人還高50%,1877年舊金山物價:豬肉6美分1磅、牛肉7美分1磅、土豆0.7美分1磅……晚清著名外交家黃遵憲19世紀80年代在舊金山銀行做過調查,僅此一地每年就往廣東匯款1200萬美元,當時舊金山華人不到7萬。平均每人每年匯回中國170美元……按當時銀價折算,相當于每人每年匯回110兩白銀,可見華人即使處于社會底層,但仍保持著勤儉奮斗和支援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

舊金山唐人街在中國近代史上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革命黨在唐人街設立支部,號召海外華人支持革命。抗戰(zhàn)時期,海外華人也大力支持抗戰(zhàn)。每當祖國遭受自然災害,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更是踴躍捐款。

張燈結彩的舊金山唐人街。 供圖 CFP


就像林宥嘉的歌《唐人街》中唱道:“普天下的唐人街,都是個巨大情意結??墒悄泔h泊在天涯, 一萬零一夜,一定想回家過節(jié)。”居住在舊金山唐人街的華人們雖然背井離鄉(xiāng),但仍然保持著和在中國一樣的生活習俗,他們穿華服、說漢語、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懸掛溫暖世世代代中國游子的紅燈籠。隨著時間的推移,極具中國特色的樓堂廟宇、中醫(yī)診所、商鋪和學校漸次出現(xiàn)。但華人在新環(huán)境中畢竟屬于少數(shù)族群社會,在數(shù)度的歧視政策的嚴峻環(huán)境下,他們便發(fā)揚善于抱團取暖和同舟共濟的同胞觀念團結在一起,自強不息的唐人街已經形成一個相對獨立并設施完備的華人社會。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的華人后裔逐漸融入當?shù)厣鐣钊A人地位進一步提高。

無論是舊金山唐人街還是其他海外唐人街,其實在興起時就曾背負著曾經中國孱弱時的屈辱。但對現(xiàn)代日益強大的中國而言,唐人街反而是一種以史為鑒,是一種“落后即挨打”的警醒。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