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書領域,我們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孩子,卻很少聽到孩子自己的聲音。一本兒童文學作品對于閱讀它的孩子來說,到底如何呢?我們鼓勵孩子們坦率地表達自我,也期待著“兒童視角”在童書領域擁有更強的聲量。


本期書目

《樂高男孩》

圖片

《樂高男孩》,作者: [安道爾]戴維·阿吉拉爾 [安道爾]費蘭·阿吉拉爾,譯者: 葉培蕾 ,版本: 千尋Neverend |晨光出版社 2022年12月


評審員001:

跑跑(小學二年級 上海)


《樂高男孩》讀后交流


媽媽:讀完這本書之后,你覺得跟以前這種故事類的書有什么不一樣嗎?


孩子:這種寫實類的會有很多生活中的情節(jié),虛構類的,有的情節(jié)感覺不太真實。我覺得虛構的故事不太能表達情感,但這種寫實的就可以表達。


媽媽:你覺得你從這本書里面讀出來了哪種情感?


孩子:跌倒了就要爬起來。


媽媽:書中如“扭斷脖子”游戲,這樣的標題會更吸引你去讀對吧?


孩子:是的,而且我也可以找到些有趣的點,去學校和同學分享這本書。比如開學后分享假期讀過的有意思的書,我會先從“扭斷脖子”游戲開始講。這個游戲它講的就是路人想要回過頭看一下戴維的手臂,然后戴維就突然回頭盯著他們,路人就會很尷尬趕緊扭脖子看其他地方,就是一個類似扭斷脖子的動作。


媽媽:這個游戲是爸爸設計的對吧,你認為他為什么要設計這樣一個游戲?


孩子:因為他的家人想要讓他更有力量,不要被身體上的殘疾和困惑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undefined

《我的樂高手臂》劇照。


媽媽:在戴維長大之后,他爸爸有沒有從哪些方面幫到他?


孩子:有一次戴維接到了樂高公司打來的電話,說要跟他合作機械手臂的事,他當時回復說不合作,但后面他就后悔了。然后他的爸爸跟樂高公司里面的一個員工是認識的,就請他幫忙。


媽媽:你覺得戴維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戴維的幫助是事無巨細、每一件事都幫到位的嗎?


孩子:我有時候覺得他們是時時刻刻幫戴維的,但有時候又覺得他們是放手的。放手對于那個時候的戴維是更好的一種選擇,不然的話他一直會感覺自己被限制住,可能永遠沒辦法自己闖出一片天地來,都是靠別人幫著他。如果爸爸媽媽離開了,那么戴維會很軟弱。


媽媽:這本書的封面就展現(xiàn)出戴維堅定的眼神和他的機械手臂。


孩子:對,這是他的第一代手臂,用他的樂高直升科技系列的玩具做的。這本書很有信念感。他不斷升級手臂,讓生活更便利。第一代需要手動完成,后面的手臂是電動的,他用殘臂碰按鈕,手臂就會動了。他跟隨自己的想法,并堅持了下去。長大后,他在加泰羅尼亞國際大學學習生物工程,以期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媽媽:如果讓你去和戴維合作升級手臂,你會再做些什么呢?


孩子:我會用現(xiàn)在更新的科技,比如神經(jīng)網(wǎng)絡、腦機接口,讓它更智能。我會讓手臂前面的那個手掌變成多功能可切換的模式,比如說燒飯的時候變成鍋鏟,擰螺絲的時候變成螺絲刀之類的,還可以在手臂上套一個手環(huán),可以投影顯示很多新聞。


媽媽:你為什么推薦這本書?


孩子:這本書傳遞給我的一個信念就是要遵從自己的想法,確定想做什么就要堅持到底、精益求精、不斷升級。


閱讀評分:10分(滿分10分)


評審員002:


張養(yǎng)浩(11歲 秦皇島市海港區(qū))


《樂高男孩》讀后感


寒假里我閱讀了一本書,名叫《樂高男孩》,書中的男孩戴維·阿吉拉爾患有先天性波蘭綜合癥,這是一種罕見的疾病,他生來就是右臂發(fā)育不良的。這本書是戴維的成長自傳,讀罷,我有許多感受,最讓我觸動深刻的是,主人公教給我的道理,“要有一個目標,并向它努力?!?/p>


因為出生時的身體不完美,戴維,一方面,要經(jīng)歷著接受自已的巨大痛苦,另一方面,也要經(jīng)歷著學會克服別人異樣目光的艱難,他用了自己的整個童年去克服接受不完美的恐懼、接受來自他人的恐懼。他是如何在接受中能夠完成成長的華麗蛻變呢?不僅僅是要變好的誓言,更是一個我就是一個普通人的目標,一個要重塑自我的目標。他能在獨自系鞋帶、騎車、游泳中,打破別人的偏見;他能在獨立拼搭樂高玩具時找到支撐的靈感,將靈感付諸現(xiàn)實變成自己的“右手”;他亦能在家人們的愛和支持中,直面成長的痛苦。一切努力都不會辜負一個想要變好的人,在書的末尾,我懷著同樣驚喜的感覺,享受了戴維巨大成就的快樂,這種喜悅的感覺讓給我了一種向上的力量,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呢?

undefined

張養(yǎng)浩畫的《樂高男孩》。


這種力量就是堅持不懈的力量,在我十一年的成長經(jīng)歷中,我對這種力量的理解總是不清晰的,我喜歡繪畫、閱讀、圍棋和籃球,我渴望自己在遇到困難時能戰(zhàn)勝它,渴望在學習上能有好的轉化,渴望長大后做我喜歡的事情,但總是找不到支撐我向前的動力。而在閱讀本書之后,我似乎找到了。特別是,在我讀到這句的時候——“的確,我的父母始終非常堅定,也一直支持我的決定。但那個永不放棄的人一直都是我。不管能不能休息,無論有沒有受傷,我都一路向前。而且無論采用何種姿勢,我一定都會到達終點。因為只要有目標,在實現(xiàn)之前我都不會停下。”我如釋重負,原來別人托舉和支持總是外在的,只有那個不放棄的人是我的時候,這種堅持才能找到它的根源,才是引領著我一路前進的最最重要的力量,我想,從今以后,有戴維這樣的精神力量,做我的榜樣,我的明燈,我的向往,會讓我在自己堅守的目標中,主動地去成長。


我想這就是閱讀的意義,不僅可以見到外面的世界,更可以在別人的人生中收獲成長的力量,讓自己的思想也跟著這些人的故事和經(jīng)歷一起長大,閱讀給我成長的勇氣和力量,我也要立下我的小目標,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大理想。


閱讀評分:8分(滿分10分)


評審員003:


王泓驊(小學四年級)


嗨,戴維,


你的書《樂高男孩》我看了,你勵志的故事震撼了很多人,包括我。不過我猜應該很多人都在講這件事有多么的不可思議。而我只是想跟你分享一件我跟你一樣很喜歡的事情,那就是騎自行車。


自行車應該在你的童年很重要,因為我在你的書里多次看到你提到。騎自行車也是我的最愛,但是我真正愛的其實不是我的自行車,而是騎行過程中感受身邊吹過的風,還有在座位上操作方向掌控一切的感覺,我喜歡看高山、海邊的日落、施工工地的龐大機器。我還喜歡那種新鮮刺激的感覺,我欣喜的是用自行車騎得很快,接著突然一個急轉彎在地面上劃出一道烏黑的漂移痕跡,讓我覺得我的技術很酷。不過實際上我不會太多太難的雜技。


有一次媽媽同意我下樓騎自行車,我像放飛的小鳥似的沖出家門,抬上自行車。一到樓下,我迫不及待地踩上踏板,飛也似的騎了起來。我感受到了身邊和煦的風在我臉頰吹過,我加速騎行的時候,風愈發(fā)熱情地擁抱著我。這樣的風讓我騎得更快了,有趣的是我一慢下來風就消失了,仿佛像灰姑娘在舞會結束后又變回了原樣。我覺得心情舒暢極了。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的感受?


你說你第一次騎你爸爸給你改裝的自行車的時候,你覺得這輛自行車似乎能帶你飛起來。我完全能夠想象你當時的心情,應該跟我上面描述的差不多。其實讀到這里我深刻感受到你說得對,我們都是一樣的人,不管是否有身體上的不一樣,我們都是一系列神奇地組合在一起的零件集合而已,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差異,我們都有各自的感受與思考。所以在對待不同的人的時候,我們并不能草率地從表面去判斷。當然啦!如果我能夠真實地看到你的樂高手臂,我還是會驚嘆你的不可思議,因為我覺得那是天才發(fā)明。我已經(jīng)開始期待看到真實的你的那一刻了。


來自中國的小讀者:Edward


閱讀評分:9分(滿分10分)


綜合意見


綜合評審員的意見,《樂高男孩》得到了9分(滿分10分)的評價。你們?nèi)绾慰创@本書呢?覺得評審團的意見如何?歡迎在留言區(qū)留下你的鼓勵與批評!

作者/各位評審員

編輯/王銘博

校對/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