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股市第一個月被騙5萬,另一位小伙伴被騙20多萬?!蓖顿Y者王巖(化名)向貝殼財經記者講述受騙經歷時心有余悸。據其描述,不法分子假冒券商從業(yè)者通過偽造港版券商App實施詐騙,致使受害者放松警惕。


“我被騙了17萬,我都不敢告訴父母,兒子也基本不理我了?!苯衲?2歲的投資者李亮(化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一開始我根本不相信,但是他們給我發(fā)了證券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經紀人的公示信息,交易員的辦公場景,還跟我簽了合同,我在長城證券官網上也查找確認對接的經紀人是券商在職人員,還有知名人士的背書,做得太真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經調查發(fā)現(xiàn),此類新型證券詐騙已形成標準化作案鏈條:首先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投資者聯(lián)系方式誘導加入群聊,繼而吸引投資者下載仿冒交易平臺(尤其是港版軟件),通過分享打新、分紅、協(xié)商交易以及老學員賺錢的噱頭誘導投資者轉賬。整個詐騙鏈條非常嚴密,老年人或是初入股市的小白是詐騙者重點“關注”對象。


業(yè)內人士警示,要注意甄別和核實券商的資質和真實性,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下載券商的交易軟件,如官方網站或正規(guī)應用商店,避免使用不明來源的鏈接或二維碼來下載,警惕向第三方賬戶或個人賬戶轉賬。


加密聊天軟件“洗腦”


協(xié)商交易穩(wěn)賺不賠誘導,有投資者被騙27萬


券業(yè)“李鬼”現(xiàn)象頻現(xiàn)。日前,不少投資者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自己或家人被所謂的機構從業(yè)人員忽悠下載了假冒的國泰君安、東方財富、中信證券、銀河證券、長城證券等App,最終在打新或協(xié)商交易等噱頭下進行轉賬,高則幾十萬積蓄血本無歸。


“我被騙5萬,報警了,另一位小伙伴被騙20多萬?!蓖顿Y者王巖稱,自己是在社交軟件上被騙子盯上的。“最開始是加入了擁有30多萬粉絲網絡大V創(chuàng)立的群聊,然后讓加入內部群,這需要下載一款叫作“暗信”的私密聊天軟件?!?/p>




網絡大V建群截圖。


“群里天天都在推薦短線股票,好多老學員講自己賺錢的經歷,然后就給大家講‘協(xié)商交易’。”王巖說,“他們通過視頻、直播課給我洗腦,說是有途徑能買到協(xié)商交易的股票,可以分點份額給我們參與,然后給他40%的提成。”


網絡大V吸引人的話術截圖。 



網絡大V創(chuàng)建的群內忽悠截圖。


隨后王巖給貝殼財經記者發(fā)了讓自己心動的直播視頻鏈接,貝殼財經記者觀看完其中的一個視頻后發(fā)現(xiàn),視頻直播的老師自稱“老蔣”,在他口中的協(xié)商交易確實很誘人,“今天我會讓團隊盡全力拉個(湖北廣電)漲停板,我們的目標湖北廣電最終要做到75%-1.5倍的盈利?!?/p>


“我們馬上最后的建倉,一共5800萬,今年協(xié)商交易項目我已經做了4個,這個做完今年就沒有了,因為做多了會引起官方的注意,一年堅決不超過5個項目?!崩鲜Y聲稱,自己的短線能力至少能做到90%的盈利。


整體來看,“老蔣”會在視頻中反復強調,要現(xiàn)金、要格局、要執(zhí)行力,這樣投資者才能跟上節(jié)奏“暴富”。同時他還進行饑餓營銷、畫餅,號稱要帶10個人去調研上市公司,后續(xù)將和華峰集團尤小平和正泰集團南存輝等大佬合作部署大幾億的資管項目。


“我就動心了,對方說協(xié)商交易需要往銀河證券HK(GALAXYHK)的App上充錢,但是往App中充錢需要聯(lián)系客戶經理,通過客戶經理把錢轉進去?!痹谄渲v述中,王巖也作出了質疑,但對方說是自己的香港賬戶,需要走公賬充錢。


“我給一名叫“王海波”的人進行轉賬充值了5萬多元,通過他來購買樂心醫(yī)療、湖北廣電等協(xié)商交易股票。我在充值后不久就在網上刷到相關案例,突然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蓖鯉r表示。


投資者轉賬截圖。


投資者應望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自己也是被同樣的手段騙了,依然是下載“暗信”“銀河證券HK”App,隨后分兩天轉賬給三個個人賬戶和兩個企業(yè)賬戶,共轉賬27.8萬元。


“一直有其他學員找我,給我分享賺錢案例,我已經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還有人來套路安撫讓我繼續(xù)充值,給我說自己第一次就賺了小幾十萬,我感覺她大概率是托。”應望說。


王巖和應望將自己所添加的群及群內的成員對比發(fā)現(xiàn),其中,多數(shù)人都是同樣的網名、圖案和話術,“戰(zhàn)略先鋒隊群(350多人)里的成員基本都是托,那個重要通知群里(700多人)可能有真實的投資者,但是都加不了人。”應望說。


王巖說,我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后跟其中一個人私聊讓他注意別被騙了,結果很快我被拉黑踢出群聊了。一位在群里但未被騙的投資者稱,當自己給群里的一位學員私聊質疑為何轉賬給私人時,自己很快就被禁言了。


仿冒交易平臺


人員及辦公場景真假難辨 投資者被要求轉賬到個人賬戶


“謹防上當受騙,我還專門在企查查上找了公司(銀河證券)的情況,也是在手機App Store里面下載的軟件,最后還是掉坑里了。”王巖表示怎么也沒想到對方是騙子假冒的機構。


銀河證券HK App截圖。

長城資產App截圖。


“他們做得太真了,我分辨不出來?!?2歲的投資者李亮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一開始我根本就不相信,但是他們給我發(fā)了證券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經紀人的公示信息,交易員的辦公場景,還跟我簽了合同,我在長城證券官網上也查找確認和我對接的經紀人是券商在職人員,還有知名人士的背書,真的太真了?!?/p>


李亮稱自己是2024年11月被騙的,當時被要求下載了長城證券資產管理App,中簽了新股壹連科技(301631)的打新,2200股合計需繳納16.06萬元,“他們讓我分幾次繳款,我的錢不夠,都是東拼西湊還被忽悠貸款了?!?/p>


中簽情況截圖。


對方要求他將錢轉給了一個名叫“安徽梓陽餐飲管理公司”的第三方賬戶以及楊桂英、趙繼泉、周美英等幾個私人賬戶?!拔耶敃r也質疑為什么轉給第三方賬戶,對方說怕我洗錢要轉到他們推薦的賬戶才可以?!?/p>


投資者李亮的轉賬截圖。


在被記者問及,整個過程是否有和家人溝通時,李亮稱,“簽了保密協(xié)議,對方一直在強調要保密,沒與家里人溝通,目前我都不敢告訴父母,兒子也基本不理我了。”


李亮被要求簽的保密協(xié)議。


券商“打假”


年內45家券商發(fā)布打假聲明 中小券商成不法分子假冒的“重災區(qū)”


貝殼財經記者潛伏反詐聯(lián)盟社群觀察到,該群每天都有新增的需要維權的投資者,目前群成員已經超百人。


事實上,在券業(yè)“李鬼”的背后,多家正規(guī)券商機構也展開“打假”行動。據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年內至少已有光大資管、華鑫證券、財達證券、國元證券、川財證券、太平洋證券、廣發(fā)證券等45家券商發(fā)布了逾60多條警惕假冒券商及工作人員開展非法證券活動的風險提示。


根據觀察,中小券商成不法分子假冒的“重災區(qū)”,其中,湘財證券、華西證券、萬聯(lián)證券、華鑫證券等券商年內數(shù)次發(fā)布“打假聲明”。


券商打假聲明截圖。


貝殼財經記者發(fā)現(xiàn),在“李鬼”券商的騙局中,下載私密聊天軟件和假冒的券商App(尤其是港版軟件)是他們慣用的伎倆,前者是為了群聊引誘投資者下定決心跟投,后者則是為了真正收割投資者,一旦轉入資金則步步加碼,難以解脫。


首先,不法分子會假冒相關券商及員工的名義,發(fā)布極具欺騙性的虛假信息,誘導投資者通過“默往企業(yè)版”“一企聊”“財經社交”“Yo信”“暗信”等加密聊天軟件或是社交軟件、短視頻平臺加入某券商(假冒)群聊。


隨后在群聊中誘騙投資者下載假冒軟件APP,絕大多數(shù)是港版券商App,同時通過“大宗折價交易”“買漲停板”“買黃金”“OTC場外交易”等宣傳噱頭誘騙投資者參與虛假投資。


緊接著,不少投資者輕信“穩(wěn)賺不賠”等誘惑繳納高額咨詢服務費,或是通過所謂內部資管賬戶買賣股票(打板、打新、參與大宗交易等),賬面浮盈誘人;隨后提現(xiàn)受阻,被引導繳納提現(xiàn)服務費;最終提現(xiàn)仍失敗,工作人員及客服均消失。


分辨“李鬼”


中證協(xié)定期公示非法假冒機構,“所有讓轉賬到個人或商戶賬戶的都要警惕”


為了讓投資者提高警惕,防范風險,中證協(xié)每年不定期發(fā)布非法仿冒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等機構黑名單,并持續(xù)更新。


2025年以來中證協(xié)已經公布了兩期,其中,公示機構的違規(guī)形式主要包括非法投資咨詢、非法發(fā)行證券、非法證券交易,以及未取得相關證券期貨業(yè)務資質的機構發(fā)布證券期貨產品廣告,這些廣告本質上是實施非法薦股、虛假發(fā)行“原始股”、非法配資等非法證券活動。


在今年的第二期內容中,非法仿冒證券機構網站、含有非法內容的網頁有三個,包括牛策略、財盛證券、呱呱財經,非法場外配資平臺包括永華證券、華林優(yōu)配、恒匯證券、富牛證券、聯(lián)華證券、配資天眼等。同時,游資論股、盈盈的筆記等多位博主發(fā)布的內容含有非法證券內容。


中證協(xié)公布內容截圖。


德恒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尹傳志提示,首先,投資者要注意甄別和核實券商的資質和真實性,投資者可以通過中證協(xié)官網查詢券商的合法資質,也可以通過證監(jiān)會網站、工商部門網站或者企查查、天眼查等軟件App進行查詢確認;


其次,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下載券商的交易軟件;第三,對于自稱券商工作人員的人員身份也要注意甄別,投資者可以要求查看其資格證書或者可以索要其執(zhí)業(yè)證號,并通過撥打官方客服電話或在券商官網、中證協(xié)官網查詢核實其身份信息,確認其真實性;最后,要警惕高額回報、低門檻投資、內幕消息、推股薦股等常見的詐騙手段,不要輕易相信任何可疑網站、陌生電話、手機短信、微信群或者QQ群發(fā)來的投資咨詢信息、理財廣告。


“所有讓轉賬到個人或商戶賬戶的都要警惕?!币晃槐或_4萬元的投資者后續(xù)在總結中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的過程實際有多個破綻,比如,收款方多是餐飲公司或個人;200人群聊里198個是氛圍組;曬單全是漲停板,從無虧損紀錄。


尹傳志表示,對于機構來說,券商除了加強合規(guī)管理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之外,還建議要加強輿情監(jiān)控和主動“打假”措施,廣泛利用技術手段識別和阻止假冒行為,如果發(fā)現(xiàn)假冒行為或者收到相關舉報投訴線索后立即發(fā)布澄清公告,及時向投資者發(fā)布預警信息,同時向相關監(jiān)管部門舉報并向公安機關報案,以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不少券商在聲明中提醒投資者擦亮眼睛,切勿被不法分子所迷惑,做到“一看、二問、三查”,守護自身財產安全。所謂“一看”是看理財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岸枴笔?當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時,要問正規(guī)的金融機構,或者問詢金融監(jiān)管部門?!叭椤笔遣榻鹑跈C構是否有業(yè)務資格執(zhí)照,查金融產品是否合規(guī),查金融廣告是否違法違規(guī)。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