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周懷宗)日前,門頭溝舉行“藏在小學校里的非遺”活動,將琉璃、皮影戲、京劇臉譜、剪紙等非遺技藝與校園生活結(jié)合,講述非遺傳承的故事。
非遺進校園。門頭溝區(qū)委宣傳部供圖
當日舉行的活動,以非遺舞臺劇《藏在小學校里的非遺》開場,演員們身著傳統(tǒng)服飾,將非遺技藝與校園生活融合,講述了一個個非遺傳承的故事。從琉璃制作的精湛工藝,到剪紙雕刻的巧奪天工;從皮影人物的活靈活現(xiàn),到京劇臉譜的絢麗多彩;從五虎少林會的英姿勃發(fā),到京西太平鼓的朝氣蓬勃,還有京白梨、黃芩、風車……來自琉璃渠小學、京師實驗中學、黑山小學的孩子們用一幕幕劇情讓觀眾仿佛穿越時空,不僅展示了非遺技藝的精湛,更傳遞了非遺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和精神價值。
活動中,10名非遺傳承人被聘為非遺指導教師,他們將在2025新學年走進學校,通過課程、社團活動等形式,把非遺技藝傳授給更多學生?;顒舆€聘請學生們成為非遺傳承小大使,傳播和推廣非遺文化。
活動現(xiàn)場還舉行了非遺體驗互動環(huán)節(jié),來自城子小學、三家店鐵路中學、龍泉霧小學等學校的孩子們,在現(xiàn)場品嘗京白梨、制作麥秸畫、一起剪窗花、寫福字。
據(jù)悉,非遺展演由門頭溝區(qū)委教育工委、區(qū)教委主辦,近年來,門頭溝多所學校憑借太平鼓、麥秸畫、京劇、舞龍舞獅等非遺項目被授予非遺傳承校稱號,全區(qū)開辦非遺社團500余個,覆蓋所有學校,吸引2萬余名學生參與。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