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兒童文學作品對于閱讀它的孩子來說,到底如何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新京報小童書推出了“兒童文學評審團”欄目。這個欄目鼓勵孩子們坦率地表達自我,讓童書市場聽到孩子們真實的閱讀感受,也期待著能讓“兒童視角”在童書領域擁有更強的聲量。
“兒童文學評審團”欄目衍生于新京報書評周刊的“評審團”欄目,該欄目已開辦多年,一直得到讀者的熱情反饋,征集了無數(shù)優(yōu)質的圖書評價。
在“兒童文學評審團”中,我們將每期征集3位小讀者(具體征集方法見文末),贈送當期“兒童文學評審團”的圖書一本。小讀者則需要在閱讀后,撰寫800字左右的閱讀感受。
我們所期待的,是讓孩子發(fā)聲,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感受,給他們一個發(fā)表和交流的平臺。讓我們與孩子們以這種方式相遇,看看孩子眼中的世界與成長。
本期評審書目是《樂高男孩》,作者戴維患有先天性波蘭氏綜合征,右前臂缺失,9歲時,他用樂高積木為自己搭建了第一個機械手臂,他堅持完成學業(yè),像其他人一樣騎車、游泳并用他的創(chuàng)造震驚了世界。
本期書目
《樂高男孩》
作者: [安道爾]戴維·阿吉拉爾 [安道爾]費蘭·阿吉拉爾,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出品方: 千尋Neverend,譯者: 葉培蕾,出版時間: 2022年12月
誰創(chuàng)作了這本書?
作者:
戴維·阿吉拉爾(David Aguilar)
出生于安道爾,患有先天性波蘭氏綜合征,右前臂缺失。9歲時,他用樂高積木為自己搭建了第一個機械手臂;2017年,他制作的功能更為完善的樂高機械手臂“MK-1”,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他已經(jīng)制作出了第五代機械手臂“MK-5”。2019年他受邀出席美國NASA跨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科技峰會,并在大會上演講。2020年他參加了法國M6頻道的樂高大師賽,并贏得冠軍。他的勵志故事一經(jīng)傳播,就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也激勵了很多人。他與命運抗爭的點點滴滴都呈現(xiàn)在了他的這部自傳性質的作品《樂高男孩》中。
戴維目前在加泰羅尼亞國際大學學習生物工程,以支持他開發(fā)更好的假肢來幫助有需要的朋友。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人性化、更具同理心、更包容。2018年,戴維的故事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旗下“偉大的故事”短視頻平臺以超過1400萬的瀏覽量排名第一。除了在書中講述自己的故事,戴維拍攝了自己的紀錄片《我的樂高手臂》(Mr. Hand Solo),該片獲得了波士頓科幻電影節(jié)最佳紀錄片獎。
費蘭·阿吉拉爾(Ferran Aguilar)
戴維的爸爸,他盡一切努力讓兒子的故事為大眾所知悉,相信總有一天兒子的事跡會鼓舞整個世界。
譯者:
葉培蕾,自由譯者,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學傳媒研究專業(yè)博士,譯著包括哈維爾·馬里亞斯、伊莎貝爾·阿連德和阿圖洛·貝雷茲-雷維特等重要西語作家的作品。
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戴維出生時患有波蘭氏綜合征:右前臂缺失。這讓滿心期待他降生的全家人倍感震驚和悲傷。但是,身體的殘缺并沒有打倒他,他并不覺得自己跟他人比缺少什么。
9歲時,戴維不可思議地用樂高積木制造了他的第一個機械手臂!從那時起,他就沒有停止過創(chuàng)造,也從未放棄。在整個過程中,他的家人一直陪伴著他,給予他無條件的愛與支持,幫助他克服了重重困難。
戴維。
《樂高男孩》向我們講述了戴維所經(jīng)歷的一個個起起落落的真實故事:如何用樂高積木搭建了第一只手臂,遭受過怎樣的欺凌與嘲笑,如何堅持完成學業(yè),如何像其他人一樣騎車、游泳……他要分享給我們的是他一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沒有比愛更好的假肢。
《樂高男孩》試讀
常常有人問我,缺了半條胳膊是什么感覺。說真的,還只有二十歲的我……并不知道。你們缺了一根手指是什么感覺?幫我數(shù)一下,好嗎?你們先別往下讀,先數(shù)一數(shù)你們的手指。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缺了第十一根手指是什么感覺?
嘿。你們不知道,對吧?我能數(shù)到五,你們能數(shù)到十。我不缺什么,你們也是。
如果你像我一樣,屬于那種沒法兒數(shù)到十的少數(shù)人,你也依然不缺什么。真的。起初你并不這么認為,因為你一生都在不停地聽到“沒有”這個詞,因為人們總是對你說:“你缺了……”讓我告訴你一件事吧:你不缺什么;你擁有的太多了。
你擁有的可能性太多了。
說完這些,我想我們可以開始了。你們覺得呢?一切都始于……
玫瑰、雛菊和其他
一切都始于醫(yī)院,始于102病房。
我的祖父母、曾祖母和姨媽們都守候在那里。守候著我。
他們都已經(jīng)知道我的存在了;我是戴維,我父母期待中的那個強壯健康的孩子。我已然得到了祖父母的疼愛,全家人都在焦急地等待我出生。
我的奶奶芭西坐在那里,緊張又興奮地搓著手指,不停地把戒指轉來轉去。她在等我爸爸,等他面帶微笑地抱著包裹在她親手精心縫制的襁褓之中的我隨時推門進來,然后……
沒錯,我猜當時的情景大致就是這樣。
而與此同時,我爸爸正滿眼淚水地穿過長長的走廊,情緒低落地從手術室回到了病房。他不敢進去,但最后還是如常推開了門;我被他抱在懷里,包裹在襁褓之中。可我爸爸的臉上少了微笑,我則少了胳膊,襁褓已經(jīng)被他的淚水浸濕了。這種事情時有發(fā)生。
“費蘭,怎么……?”奶奶邊起身邊問,“你怎么這副表情……而且……?一切都好嗎?納薩莉怎么樣?”
我的爸爸說不出話來,其他人都一臉驚恐地盯著他看。所有人都注意到,他進來之后臉色變得慘白,比那家醫(yī)院里任何一位醫(yī)生的白大褂還要白。而我就在那里,置身事外,置身于我家人的恐懼、我奶奶的不安和我爸爸的悲傷之外。我當然置身事外,我甚至對此毫無記憶;我之所以知道這件事,是因為爸爸講過好多次。
“那個,戴維他……那個……”他努力地想要回答。
“戴維怎么了?”就在那時,奶奶走了過來,把襁褓掀開一部分,第一次看到了我的殘臂?!芭叮M蘭……”這是她唯一能說出來的話。
“只有這個……只有這個……除此之外,醫(yī)生說他是完美的。”
芭西奶奶開始撫摸我的臉頰、額頭、小腦袋。她拉起我的小手,我僅有的那只小手,用拇指摩挲著它。接著她在我額頭上親了一下,然后說:“他當然是完美的,你們不覺得嗎?”
奇怪的是,這個吻我倒是記得。
你們可以想象,那一天,那一個星期,還有我將近一半的人生是何種情景。憐憫的目光就像形影不離的老朋友,我甚至給它們起了名字,還會互相介紹:這是“可憐又惡心”(他們覺得你可憐,但也挺惡心——就像我的殘臂會咬他們一口似的!);這是“可憐又慶幸”(他們同情你的父母,但也很高興自己的孩子雙臂齊全);還有“可憐又可憐”(就只是感嘆“唉,太可憐了”那種)。不過,這個我晚點兒再給你們講,因為我們得講一整章甚至好幾章呢。而當時的情況是,沒過多久,我媽媽從麻醉中蘇醒過來,因為沒有看到我而嚇了一跳;等她看到我時,她當然哭了,畢竟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意外。
仿佛是為了安慰我們,盡管那天只是2月25號,春天卻在不知不覺中提前到來了:病房里鮮花盛開,鮮花底下則藏著一些“我很遺憾”“振作起來”和“我們無條件支持你們”之類的卡片,比什么刺都扎得人更疼。遠親、近鄰、熟人們在得知這件事之后如火山噴發(fā)般涌現(xiàn),花粉飄滿了整個病房,最后在門外堆積如山的花束上方聚成了一團云。
此時此刻,我真希望自己能夠穿越時空、現(xiàn)身彼處,來到102病房門前,躲開那些玫瑰,把雛菊撥到一邊,推開房門對我的父母說:“別擔心,你們做得很好。”那時,我胳膊的事情是他們一生中最大的意外,但真正的意外還在后面,將與他們未來所成就的一切一同到來。他們最終將會震驚自己,而我將會震驚世界。媽媽和爸爸會為他們身為父母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驕傲。
圖片戴維。
將這種不同稱為“殘疾”,只會活生生地扼殺掉那個與眾不同的人。但我是通過一種非常艱難的方式才學到了這一點。
如何參與“評審團”?
我們希望你:
| 6-18歲,喜歡讀書,有自己的感受與思考。
| 期待將自己在閱讀中產(chǎn)生的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與更多人交流。
| 時間觀念強,能夠遵循我們的約定。
你只需要:
| 在下方留言(用自己的手機或爸爸媽媽的手機),告訴我們你為什么想讀這一本書,或者分享對這本書相關話題的看法和觀點。
| 等待我們的回復。我們會盡快選取3位評審員,贈送本期圖書,然后確認地址與聯(lián)系方式,盡快將書寄出。
| 在兩周內(從收到書之日起)將書讀完,發(fā)回800字左右的評論或讀后感(也歡迎你興致大發(fā),畫些小畫),并給這本書打分(滿分10分)。
孩子們的感受與思考值得被聽到,相信不論是作者、編輯,還是其他讀者,也都期待聽到孩子們真摯的閱讀感受。
這不僅是一本免費寄送的書,我們所期待的,是讓孩子發(fā)聲,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感受,給他們一個發(fā)表和交流的平臺。兒童文學為兒童而寫,但在這個領域,卻很難聽到孩子的聲音。讓我們以這種方式相遇,讓孩子分享他們眼中的世界,還有他們的成長。
你,來嗎?記得在下方留言哦。
編輯:王銘博
校對: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