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一位文友,給我寄來一套《我來創(chuàng)造未來世界》的童書,包含6本:《我來建造一個家》《規(guī)劃一座城市》《設計一座園林》《建造一座博物館》《建立一個國家》《規(guī)劃未來星球》。


《我來創(chuàng)造未來世界》,作者:[法]瑪麗昂·德穆林 著,[法]瑪麗娜·佩薩羅多納 繪,譯者:周游,出品方:青豆書坊,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時間:2024年9月。


這套圖文并茂、融合通識教育啟蒙的“暢玩”書,涉及建筑結構、空間布局、規(guī)劃設計等基本理念,涵括地理、歷史、數(shù)學、建筑、工程、語言、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全套書營造出“情景玩”的氛圍,調動兒童眼、腦、手的綜合機能,激發(fā)兒童在想象與重構中訓練思維,鼓勵兒童勇于創(chuàng)造而不是“聽話”,通向無限可能。


我的孫子不到四周歲,還沒到獨立閱讀的年齡,但是他好奇,要求我給他講解。于是,有了祖孫共讀《我來創(chuàng)造未來世界》的精神盛宴。


《我來創(chuàng)造未來世界》內文圖。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小孫子對這套超過自己認知能力的讀物,興致勃勃,由沉浸其中,到以此為基點,暢想未來。


哈佛大學前校長德里克·博克說:“如果你認為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边@位出自權威之口的名言,我們都懂,絕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都不主張廢除教育或拒絕教育。問題在于,我們應該給后代提供通向何方的教育?


《我來創(chuàng)造未來世界》內文圖。


傳統(tǒng)中國,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事實也的確如此。但是,在歐洲某些國家,傳承幾百年的貴族,并不稀缺。我們這個重視教育的國度,主導“三代魔咒”的卻是教育:那些富裕起來的家長,為了突破“三代周期”,不惜重金對后代實施過度教育。沒有選擇權力的孩子,在過量的教育投資覆蓋之下,不是被“正向說教”窒息,就是因逆反敗家。


仔細想想,創(chuàng)業(yè)者的成功秘訣,并不是踐行“圣人之言”、循規(guī)蹈矩勤勞致富,而是對已有規(guī)則進行突破。但是,他在向后代講述成功歷程時,卻隱瞞“離經叛道”之舉,把自己包裝成刻苦耐勞的典范。而他雇請的老師,傳授的也是清一色的圣人之言。這樣,第一代靠“闖”發(fā)家致富,第二代被“教”成為偽君子,到了第三代,不是慘遭窒息就是導致逆反,很難守住祖業(yè)。當然,也有個別心術不正的老師,用局部優(yōu)勢碾壓學生,扭曲了孩子的天性。今天,盡管告別了“圣教”時代,但有些出版物借尸還魂,接過既迂腐又有傷害力的大棒,繼續(xù)約束兒童的心智。


某些童書,呈現(xiàn)出來的觀點如同不合體的衣服,那些心智全、悟性高的孩子,會從中掙脫出來。如果不能掙脫,精神被層層包裹,就形成了“服從與內斂”的心智模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入休眠。


我們這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少年時期的記憶是饑腸轆轆與精神饑渴并存,今天,對于孫輩“早教”的熱衷,伴隨著彌補精神缺憾的渴望,為孫輩購買讀物,成為“隔代親”的投射。但是,兒童讀物魚龍混雜,已經晉級為“祖輩”的一代人,對于當年可望不可及的“精神產品”尤為看重。于是,“己所甚欲,強施于孫”,以此彌補當年的缺失。這種主觀的“愛心”,制造出客觀的“傷害”。


為孫輩提供啟蒙讀物,是花錢為孫輩購買“早教”的愛心體現(xiàn)。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幼兒教育的價值取向有兩種:激發(fā)他干什么和約束他不能干什么?這不同的教育指向,對于兒童的心理發(fā)育和思維方式的形成,有著天壤之別!


《我來創(chuàng)造未來世界》內文圖。


兒童具有學習的沖動,求知是其天性,只要有新知進入,就會感到開心。孩子的幸福感,除了生物生長需要,就是滿足擴大見識的渴望。兒童對玩手機、看視頻不厭其煩,是因為其中有他感到新鮮的東西。問題是,無論什么訊息,只要進入思維系統(tǒng),就成為“心性”的組成部分,構建品格模型。而兒童在學習中的“求會”,是在“知”的基礎上進行“準創(chuàng)造”。早期的“知”與“會”,必然為心性打上底色??啼浽谛闹械囊粋€個“點”,將來會放大,成為人格的組成部分。兒童所攝取的精神營養(yǎng),不僅決定知識體系的構成,也影響將來的接受習慣與精神風貌。


人有兩種本能:生物本能和接受文化熏陶的本能。作為“過來人”,為孫輩挑選哪些“早教”讀物,是值得慎重思考的問題。


我們已經置身在人造自然之中,無法重返“原始自然”了。禁止兒童玩手機游戲,相對于屏蔽他們瞭望世界的窗口,明智之舉是走出刻舟求劍的思維模式,為孩子提供適應未來的教育內容。《弟子規(guī)》之類的“國學”,顯然不是首選。身處“城鎮(zhèn)化”環(huán)境的現(xiàn)代人,已經遠離自然,也遠離了血緣與親緣關系構成的“人情社會”,面對的是人造自然,是模擬的和經過改造的自然,是新興人際關系構成的“網絡社會”。農業(yè)社會的價值體系和生存經驗,已經不能為他們的生存發(fā)展提供支撐,扎根于周禮的社交禁忌,可以保護,不可標舉。


小孩子都不想穿鞋,但是必須穿,精神的鞋子,尤其不能不穿。健康的教育,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給孩子更換不同型號的鞋子。如果不更換,把鞋帶系得更緊,孩子就沒法正常走路,原地萎縮,或者因逆反而終生拋棄鞋子。


我們對于深愛的孫輩,是給他精神捆綁還是松綁?既體現(xiàn)見識與境界,也關乎一個家庭的未來走向。鼓勵孩子“創(chuàng)造未來世界”,讓他們知道未來有無限可能,自己有無限潛力,成為最好的自己,與向他灌輸以禁忌為能事的知識,結果不言自明。


文明社會的人,必須靠“三觀”安身立命。僵化而偏盲的“三觀”一旦生成,改變起來非常困難,而幼年“立志”,卻相對容易。利用這個“容易”,讓開啟心智的內容捷足先登,是早教的基本戰(zhàn)略。


《我來創(chuàng)造未來世界》內文圖。


《我來創(chuàng)造未來世界》在眾多童書中,不過是一枝嫩綠,卻是一道春天的風景。祖輩為孫輩提供這樣的讀物,如果因此而多了一個“馬斯克苗子”,也是好事兒!


撰文/楊傳珍

編輯/王銘博

校對/王心